建制沿革
商朝建有蒲城國。秦朝開始建縣,西漢起先后建有郡或國,隋朝開始置州,清朝升州為府,民國初曾一度置道,國民黨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專署及魯北行署。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,是著名的渤海區革命根據地黨、政、軍領導機關駐地。
建國后,濱州行政區域不斷調整、變更:
1950年5月,根據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的決定,撤消渤海行政區,對原轄專區進行調整,建立惠民專區,黨政機關駐惠民縣城,轄惠民、陽信、無棣、沾化、濱縣、蒲臺、博興,和已屬東營的利津、墾利、廣饒,已屬淄博的高青、齊東共12縣。
1958年10月,惠民專區領導機關遷駐濱縣北鎮新建城區。
1958年10月30日,中共山東省委通知,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并為淄博專區,專區領導機關遷駐張店。
1961年1月,撤消淄博專區,復置惠民專區,專區領導機關遷回濱縣北鎮。
1967年2月27日,中共惠民地委與惠民專署被地區革命委員會代替。
1971年6月5日,重建中共濱州地委。
1978年7月10日,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。
1984年,為了與濱州市統一地名,惠民地區黨政機關駐地北鎮改為濱州。
1985年,全區轄濱州市和濱縣、惠民、陽信、無棣、沾化、博興、鄒平、高青共一市八縣。
1992年3月,為了使地區與駐地名稱統一,惠民地區改名為濱州地區。1994年,全區轄濱州市和惠民、陽信、無棣、沾化、博興、鄒平共一市六縣。
2000年,撤地改市,在濱州地區原有行政區域建立濱州市,轄濱城區和惠民、陽信、無棣、沾化、博興、鄒平一區六縣。
2001年4月,在濱州市新市區的西部成立了省級開發區,此后濱州市所轄為兩區六縣。